先談結論
中常會常委切勿上演宮廷劇慰留戲碼,儘速建立中生代集體領導機制,新生代的參與黨內決策以即時回應社會民意。
很多事情之前該講的都講了,該做的事情得罪多少人我也做了.....
去年的農曆春節在中常會呼籲吳主席儘速辦理總統、立委初選,2月常會呼籲不該因人設事改變初選制度,3月呼籲世代傳承參與一場純理念的黨內初選,9月常會呼籲主席不應破先例自提不分區名單.....靜坐抗議........
選前很多人問我怎麼看?我只回答用這張圖來算你自己的答案,40歲以下的選舉人口660萬、40歲以上的選舉人口1262萬,各自乘上你預估的投票率,以及你預估候選人的比例就是你心中的答案,如果你想算準確點用各年齡層算也可以,我最後的數字也還是跟實際結果差了100萬。
決定這場選戰的因素是你怎麼看世代的問題,是社會變遷下的世代海嘯,這是國民黨長期以來對五六七年級世代培養出現斷層的反噬,而黨內高層對年輕人生活數位化的不理解以及對世代傳承的不在意更造成國民黨失去融合世代對話的機會
坦白說,這或許是黨內年輕世代的機會,但我們更應該做的卻是最政治不正確的事情,在科技與時代的浪潮下,未來年長者的疏離感將會增加,失望與不願投票甚至用腳投票的情況都會發生,國民黨最重要的責任是要盡全力彌補數位落差,試圖在各世代的同溫層之中,找尋促成世代對話融合的可能,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這是我們忽視世代所欠中華民國、欠台灣這塊土地的責任😭